押注开放:周鸿祎大闹互联网新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1-06-10 |
《21世纪》:开放会不会影响360的收益? 周鸿祎:我们营收模式从来没有改变过:360拥有巨大的流量,开放平台不一定都免费,流量导给电商,要么分账,要么收取广告费。另外增值收费,比如网页游戏,也是分账而已。开放对营收只会是有利的影响。 网络新势力 2010年的3Q大战,是一个预演。3Q大战后,我们在反思、腾讯也在重塑,最终都选择了开放,选择了与全世界无产者(开发者)联合起来。这条路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出来的,苹果、脸谱都给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很多启示。 《21世纪》:开放是不是360相对弱势的选择,强大后会不会做垂直应用? 周鸿祎:不会,360虽然公司小,但我用户数跟百度、腾讯相比并不逊色。不要说我们垂直应用还没做起来,现在连腾讯这种很成功的企业都面临着开放的压力,我们更需要开放,开放是360的机会。没有360这样的公司,已经形成优势的公司没有动力去开放,因为我们开放,会刺激他们开放。 只有一个垄断平台,肯定不开放,有360这样的新势力,刺激了整行业开放。 《21世纪》:除了360这样的开放平台,网络新势力还有谁? 周鸿祎:另外一个新势力是开发者,过去他们面对百度、腾讯,甚至门户,没有话语权,搜索关键词价格高得出奇,门户广告价格、流量价格都是天价。但开发者,或是创业者没办法,网络推广离不开他们。过去是巨头垄断流量,随意定价,现在变成“平台间的战争”,需要以更优的条件笼络开发者。 《21世纪》:与腾讯、百度相比,360更开放? 周鸿祎:我们绝对没有标榜360最开放。我们希望通过360的冲击,让整个中国互联网从不甘心的开放,羞羞答答的开放,到真正的开放。360开放平台和腾讯开放平台、百度的框计算不矛盾,大家有各自优势。开发者也不要只到一家平台,上腾讯的平台、百度的平台都可以,引入良性竞争机制。 《21世纪》:你说2011年开放元年,这有什么行业意义? 周鸿祎:2011年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没有真正的开放。百度的框计算是开放吗?开放是把流量、用户公平地分享给开发者。百度不是开放,百度没敢说自己是开放平台。2011年以前,很多VC,很多互联网从业人员,对互联网比较悲观,没有成长前景,大公司垄断了流量。 360开始开放了,腾讯也将开放(15日,腾讯将宣布自己的开放战略)了,腾讯开放的力度比百度大很多,新浪微博也要开放了,如果百度不开放,他最后会发现,自己不是与一个公司战斗,而是与一个行业,与整个产业链战斗。 过去应用提供商没有力量,有了开放平台,相当于“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了”,就有力量了。不开放,就没有朋友了,没有合作伙伴了,没有人帮你做应用,帮你做用户体验了,最终的结果是包括百度在内的所有公司一定也会开放。 2010年的3Q大战,是一个预演。3Q大战后,我们在反思、腾讯也在重塑,最终都选择了开放,选择了与全世界无产者(开发者)联合起来。这条路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出来的,苹果、脸谱都给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很多启示。 小公司形成了新势力,他们联合起来,会推着巨头向前走。 开放之痛 360最没有包袱,360刚成长,没有建立其他的业务。但对腾讯来说,即使很想开放,但是一个十几年的公司,技术体系、公司架构都要转过来,需要留几年时间再看。 《21世纪》:开放的公司都拥有用户资源,策略会有什么不一样,比如你们跟腾讯会有哪些不同? 周鸿祎:我们在做,腾讯也在做,我们跟他们一些管理层也有一些接触。腾讯太大了,整个公司是不是能够转变心态很关键。腾讯开放之后,由于有很多垂直业务,跟每个合作伙伴都会竞争,怎么处理呢?QQ做视频,我帮不帮优酷呢?QQ也做微博,要不要帮新浪微博呢? 《21世纪》:腾讯的WebQQ已经开放,有很多第三方应用的入驻,如何评价? 周鸿祎:这都是开放平台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应用入口,如果入口做的都是自己的东西,就不是开放平台,如果放第三方的东西,就是开放的。360最没有包袱,360刚成长,没有建立其他的业务。但对腾讯来说,即使很想开放,但是一个十几年的公司,技术体系、公司架构都要转过来,需要留几年时间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