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密百度框:前端是忽悠 后端是弹窗新闻来源:来源:比特网 作者:谷龙 发布时间:2009-08-19 |
比特网(Chinabyte)8月19日消息 据说,从顶端看,百度大厦和百度的界面一样,就是一个框的格局。在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眼里,框无所不在,所以,在2009年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李彦宏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框计算”——将用户的所有需求,都集成到一个框里,一匡天下。 “我们认为未来的计算,或者未来互联网的应用,未来的IT就会变成这样的结构,第一部分是需求的提交,用户只认识一个框,他想要干什么都在这个框里输入,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搞清这个框的系统。”李彦宏说。 根据百度“框计算”的规划,“框”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需求收集器和分析器,用户只需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由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听起来让人觉得开心的MP3”、 “北京哪里能找到女朋友结婚”、“身体瘦弱,性格内向,一男孩应该报考什么高职专业?”,像这样语义模糊或逻辑复杂的短句,在百度框中都能找到答案,这一点与传统的基于关键字搜索的搜索方式截然不同。人们把这种搜索方式称为“智能搜索”,或“占卜式搜索”。 这项技术并非百度原创,2004年7月,Autonomy通过其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控股公司推出搜索工具Blinkx。这一工具可以提供类似“模糊搜索”或“语义搜索”的功能。该系统经过“学习”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以满足用户类似“最便宜的笔记本电脑是什么”“中国队能否赢得世界杯”这样的搜索需求。 Autonomy公司是智能搜索技术发明者,目前在商用搜索市场居绝对领先地位,占这一市场55%以上的份额,英国警察署、美国本土安全局、国防部、航天局等政府部门,以及通用电器、通用汽车等企业,都是它的客户。但在民用搜索方面作为并不大,远不如Google、百度这么有名。 2006年百度首届世界大会上,当时的百度首席技术官(CTO),也是百度创始人之一的刘建国就曾经透露过百度在人工智能搜索方面的情况。实现搜索引擎的智能化,依据的是“网民搜索的历史行为,他曾经做过什么,搜过什么,习惯什么时候上网,搜索引擎会根据记录猜测他的一些特性。”刘建国说:“百度的相关项目正在进展中”。现在看来,这正是“框”的收集器和分析器的功能雏形。遗憾的是,自刘建国等技术班底离任百度后,此届技术大会前从未在媒体面前露过面的新任CTO李一男,只是旧瓶装新酒,将这些过往技术拿来发扬,却未光大。 这个“框计算”还有典型的操作系统特性。如同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上面可以运行office、浏览器、杀毒软件等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在收集和分析大量用户习惯等信息之后,百度框也可以智能地推送“最优的应用或内容资源”给用户。目前,诸如词典、计算器、日历等简单应用已经通过百度框直接运行,视频、杀毒、游戏、购物等互联网应用近期也有可能直接被百度的框直接启动后提供给用户。 百度COO叶朋说,对于百度客户和营销合作伙伴来,“框计算”平台的发展将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包括海量用户需求、更加创新的营销方式以及更多商业机会。或许,这才是百度框根本的商业利益所在,只是,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应用和服务的链接是否仍承袭百度竞价排名的游戏规则,百度竞价排名推广是百度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有趣的是,它的呈现方式,也是放在框中。 此次百度“框计算”的发布,引起业内普遍关注,许多专家也给予了评价。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认为,“框计算”新理念为互联网服务的全面改进提供了新的平台。他表示,希望“框计算”能在产业振兴中崭露头角,作出贡献。 在互联网上,百度框也同样引起热议,一位网友这样评价:有了“框计算”,百度便不再是搜索引擎了,而是互联网世界的“南天门”。用户需要什么,都由百度这个“框”一手操办,要么是把百度自有的服务推给用户,要么是把商业合作伙伴推给用户。这个“框”不仅是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大门,更像是一个绳索,绑架了用户,绑架了市场需求,绑架了合作伙伴。从这个角度来看,“框计算”似乎更像是垄断的代名词,打算对用户的互联网世界进行“包办”。这样的互联网“包办”计划,看似提供更有效的“一站式服务”,而实际上在经营“百度”牌互联网,不知道谷歌们会不会答应。
|